11月14日上午,色播app在YG07-102举办2025年第10期研究生论坛,来自2024级的王慧茹、2024级的梁瑞鸿和2024级的杨婧溥3位同学分享了各自近期的研究工作。论坛由黄阳波老师主持,色播app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论坛。

王慧茹同学探讨了该研究受自然光合作用启发,设计了由光诱导电子模块、电子转移通道模块和质子梯度模块组成的光驱动仿生系统。其核心是通过缺陷调控和能带结构工程等策略,实现NADPH和ATP的同步可控供应,解决微生物代谢中二者不足的问题。实验表明,该系统能显著提升沼泽红假单胞菌的CO2固定效率和番茄红素生物合成效率,电子转移效率高达90.8%,光子转化效率提升1.6倍。该系统还适用于大肠杆菌等菌株,为可持续生物制造、CO2减排提供了新路径。

梁瑞鸿同学探讨了热解温度对S,N-Fe@BC的结构和PS活化能力的影响。总体而言,适当提高热解温度有利于提高S、N-Fe@BC的结晶度和缺陷程度,形成丰富的孔结构。S、N-Fe@BC-900℃由于存在大量的吡咯酸N和Fe~(2+)而表现出良好的PS活化能力。弱酸性条件有利于S、N-Fe@BC-900℃对PS的活化,而S、N-Fe@BC-900℃/PS体系在硝酸离子、硫酸离子和氯离子存在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。O−2 、SO−4 、OH和1O2都参与了TC的降解,其中1O2是主要的活性物种。综上所述,本工作探讨了热解温度对S、N-Fe@BC结构的影响以及S、N-Fe@BC结构与PS活化性能的关系,为开发新型PS活化催化剂提供了参考。

杨婧溥同学探讨了光驱动酵母-磷化铟生物杂交系统,将 InP 纳米颗粒(高效捕光且生物相容)与基因工程酵母结合。光照下 InP 产电子,经培养液中物质间接传至酵母胞内再生 NADPH,解耦 biosynthesis 与辅酶再生,提升莽草酸产量(较黑暗组高 11 倍),减少碳浪费与副产物,为高价值化学品可持续生产提供新范式。
论坛内容丰富精彩,各主讲人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与文献的阅读展开了生动的汇报,老师们对研究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。本次论坛的顺利开展为本院研究生后续的学习与研究开拓了思路,也为色播app优秀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日常基础。